近日,一场关乎油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测产活动在衡阳市衡南县车江街道铁市村展开。衡阳市农业科学院组织省内油菜领域权威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听取种植情况汇报、严格执行规范测产流程等方式,对该村的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湘油228”进行现场测产。此次测产不仅是对新品种的一次严格检验,更是衡阳市农科院探索三熟制油菜扩面增产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该村测产田块极具代表性,前茬作物为双季稻,土壤肥力中等,栽培管理也符合当地生产实际,核心种植面积达1006亩。油菜新品种“湘油228”于2024年10月26日播种,2025年4月20日角果黄熟,比当地主栽品种足足缩短了15天,有效缓解了茬口矛盾,为多熟制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专家组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实产测定。“湘油228”在田间表现出色,株型紧凑、抗倒性强、抗菌核病能力良好。4月19日,专家组通过理论考种方式,测定“湘油228”理论平均产量为246.1千克/亩;4月28日,通过联合机械收获方式,“湘油228”平均机收实产达175.56公斤/亩,展现出良好的丰产性。

经综合评议,“湘油228”优势明显。生育期短的特性,使其适合稻稻油、稻再油种植模式轮作,有效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丰产性突出,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潜力;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符合市场对优质油菜籽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油菜产业效益。

此次“湘油228”的成功测产,离不开衡阳市农科院多年来在油菜品种选育上的持续投入与钻研。一直以来,衡阳市农科院致力于解决三熟制油菜种植中的难题,通过培育短生育期、高产、优质的油菜品种,衡阳市农科院在三熟制油菜扩面增产工作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贡献了重要力量,更为三熟制油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