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吸取国学精华,深度挖掘衡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衡阳的热情,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由市委宣传部主办、衡阳市农科所承办的“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第183期《衡阳地方民俗漫谈》于2019年6月27日下午在衡阳市广电中心三楼新闻发布中心举行。市委宣传部干部职工代表、我所干部职工代表和国学爱好者15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主任、法学副教授、资深律师、《南华大学学报》编委邹鲁军。邹教授曾长期担任电台、电视台法律专栏节目主持人。执教凡二十余年,教授法律和中文专业的课程,理论功底扎实,并有丰富的司法实践和教学经验以及独到的诉讼和教学艺术。执教自则:“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
民俗无处不在,庙会源于宗教,并渗透到人们所有的生产生活,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庙会文化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群众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礼仪举止等各个方面,成为这个地域内绝大部分群众共同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邹鲁军教授围绕中国民俗千年传承,详细讲解了民俗的由来以及民俗与庙会的关系。对衡阳的地方代表性庙会的历史渊源及地方民俗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邹教授着重对我市的敖山庙会、南岳庙会、草市庙会、泉湖赶“二月八”、梅田庙会这些具有地域代表性庙会的产生原因、发展历程、主要活动形式和当前社会影响力等进行了详细讲解。讲座选用丰富的史料、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鲜活例子,不仅向听众传递了衡阳民俗文化尤其是庙会文化的广博知识,而且使讲座更加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作为本次国学讲座的承办单位,所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所长朱捷同志率班子成员全程聆听了讲座,讲座现场气氛热烈、纪律良好。
|